首页 > 生活 >

研究发现持久莱姆病症状的潜在新治疗途径

发布时间:2024-04-19 10:32:27来源:

杜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有前途的新方法来治疗与莱姆病相关的持续性神经症状,为即使在抗生素治疗后仍遭受细菌感染长期影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免疫学前沿》上。

莱姆病由伯氏疏螺旋体细菌引起,通过蜱虫叮咬传播,可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影响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虽然抗生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清除感染,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继续出现记忆丧失、疲劳和疼痛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治疗后莱姆病综合征。

首席研究员 Geetha Parthasarathy 博士是杜兰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助理教授,他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一种先前在癌症背景下研究的药物)可以显着减轻炎症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大脑和神经组织样本中的细胞死亡。

这一发现表明,针对 FGFR 通路可能会提供一种令人兴奋的新治疗方法,来解决治疗后莱姆病综合征患者的持续性神经炎症。

“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新的研究方法打开了大门,可以帮助我们支持遭受莱姆病持久影响的患者,”帕塔萨拉西说。 “通过关注导致这些症状的潜在炎症,我们希望开发出能够改善受这种衰弱疾病影响的人的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用活的或灭活的伯氏疏螺旋体处理神经组织,然后应用 FGFR 抑制剂。研究结果显示炎症标志物和细胞死亡显着减少。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