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全文及翻译】《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抒发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弃。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散文。
一、全文内容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来驱我去,不觉知也。己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不委曲以顺俗,斯亦拙矣!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二、全文翻译
| 原文 | 翻译 |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维持生活。 |
|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 孩子很多,家中没有储备的粮食,维持生计的方法也没有找到。 |
|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 亲戚朋友劝我去做官,我心中有所向往,但没有机会。 |
|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 正好有外出办事的机会,地方官以仁爱为德,家叔因我贫穷,让我担任小县的官职。 |
|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 当时局势动荡,我不愿远行,彭泽离家百里,公田的收益足以酿酒,所以我请求去那里。 |
|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来驱我去,不觉知也。 | 不久后,我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我的本性自然,不是勉强可以改变的;饥饿驱使我前行,自己却不知不觉。 |
| 己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不委曲以顺俗,斯亦拙矣! | 算了吧!人生在世能有多久?不委屈自己去迎合世俗,这也是一种笨拙! |
归去来兮辞
| 原文 | 翻译 |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回去吧,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
|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自己的心被身体所驱使,为何还要独自悲伤呢? |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 明白过去的无法挽回,知道未来还可以努力。 |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虽然走错了路,但还不算太远,现在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过去是错误的。 |
|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 船轻轻摇晃,风吹动我的衣服。 |
|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向行人询问前方的路,只怪天色尚早。 |
|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看到家的屋舍,高兴地奔跑而去。 |
|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 家人迎接我,孩子在门口等候。 |
|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小路已经荒废,但松树和菊花依然存在。 |
|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 带着孩子进屋,酒杯已经满了。 |
|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 拿起酒杯自己喝,看着庭院中的树木露出笑容。 |
|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 靠着南窗寄托傲气,觉得一席之地也能安心。 |
|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 每天在园子里走走,虽然门开着却很少有人来。 |
|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 扶着拐杖四处散步,不时抬头远望。 |
|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云朵无心地从山间升起,鸟儿疲倦了也知道回家。 |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天色渐暗,我抚摸着孤独的松树徘徊不去。 |
三、总结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仕途的厌倦。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追求自由、回归自然的理想。通过本文,我们不仅了解了陶渊明的思想,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 内容 | 说明 |
| 作者 | 陶渊明(东晋) |
| 体裁 | 辞(散文诗) |
| 主题 | 归隐田园、追求自由 |
| 风格 | 真挚自然、情感丰富 |
| 价值 | 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如需进一步探讨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或思想,可继续阅读相关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