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这个成语的意思】“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对生活或工作态度消极、不求进取的状态。它表达的是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选择暂时应付过去,而不去认真解决或努力改变现状的心理状态。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得过且过 |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 出处 | 该成语最早见于元代杂剧《朱砂痣》,后广泛用于现代汉语中。 | 
| 含义 | 指人对生活或工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求暂时过得去,不追求长远发展或积极改进。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或处世方式,带有贬义色彩。 |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混日子 |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精益求精、积极进取、全力以赴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工作环境 | 他每天只是完成基本任务,得过且过,从不主动学习新技能。 | 
| 学习态度 | 这个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得过且过地应付。 | 
| 生活方式 | 老王年纪大了,觉得日子过得差不多就行,得过且过地过着。 | 
三、心理与社会意义
“得过且过”的心态往往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缺乏目标感或对现实的无奈。虽然这种态度在短期内可能让人感觉轻松,但长期来看容易导致个人成长停滞,甚至影响生活质量。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得过且过”并非长久之计,因此逐渐倡导积极向上、有规划的生活方式。
四、总结
“得过且过”是一个具有明确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对生活或工作态度消极、不求上进的人。虽然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自我安慰的手段,但从长远来看,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才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不妨尝试摆脱“得过且过”的思维模式,主动迎接挑战,追求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