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的意思解释】“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生活或工作态度比较消极,不求上进,只图暂时的安稳和满足。这种人通常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愿意付出太多努力,只要能应付过去就满足了。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得过且过 |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 含义 | 形容人做事敷衍塞责,不求进取,只求暂时过得去 | 
| 出处 | 《左传·宣公二年》:“得过且过,知足常乐。” | 
| 近义词 | 敷衍了事、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精益求精 | 
二、用法与语境
“得过且过”多用于描述人的生活态度或工作状态,常带有贬义色彩,表示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例如:
- 他在工作中总是得过且过,从不主动承担责任。
- 老李年纪大了,只想得过且过,不再追求什么。
三、使用建议
虽然“得过且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心态不利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建议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勇于面对困难,不断追求进步。
四、总结
“得过且过”是一种较为消极的生活或工作态度,强调的是“凑合”和“应付”,而不是真正的努力和追求。虽然它在某些情境下可能显得轻松自在,但长期来看,不利于个人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鼓励积极进取的精神,避免陷入“得过且过”的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