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得寸进尺的典故

2025-11-03 16:39:36

问题描述:

得寸进尺的典故,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6:39:36

得寸进尺的典故】“得寸进尺”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已经得到一些利益或好处后,继续贪心地要求更多,不知满足。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故事,源自战国时期,体现了当时诸侯之间的权谋与争斗。

一、成语来源

“得寸进尺”最早出自《战国策·秦策三》中的一段记载。故事讲述的是秦国在攻占了韩国的部分领土后,继续向韩、魏等国扩张,最终导致其他国家联合抵抗。其中,“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这句话被引申为“得寸进尺”,用来形容贪婪无度的行为。

二、故事背景

在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常常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来获取利益。秦国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对邻近的国家进行侵略。在一次战役中,秦军攻占了韩国的一个城池,得到了一小块土地。然而,秦国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向韩国索要更多的领土,甚至提出更苛刻的条件。

这种行为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警觉,他们意识到秦国的野心,并开始联合起来对抗秦国的扩张。

三、成语含义

“得寸进尺”比喻人贪得无厌,占了便宜还想要更多。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人行为,也常用来批评某些组织或国家在利益面前缺乏节制,不断索取。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名称 得寸进尺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三》
原意 秦国在获得一块土地后,继续要求更多,表现出贪婪无度
现代含义 比喻人贪心不足,占了便宜还想要更多
使用场景 用于批评他人或自身行为过于贪婪、不知满足
类似成语 得陇望蜀、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五、结语

“得寸进尺”这一成语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人性中的弱点——贪婪。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在职场、人际关系还是国际关系中,保持适度和克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会知足,才能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