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从哪天算起2020】“入伏”是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开始。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入伏后的天气会逐渐变得湿热难耐,因此了解“入伏”具体是从哪一天开始,对日常生活和健康防护都有重要意义。
2020年的“入伏”时间是根据传统的“三伏天”计算方式来确定的。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而“入伏”指的是初伏的开始日期。下面将详细说明2020年“入伏”的具体时间,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什么是“入伏”?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天”的第一天,是传统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三伏天通常出现在每年的夏至之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期,持续时间约为40天左右(也有部分年份为30天或40天不等)。
三伏天包括:
- 初伏:入伏的第一天开始
- 中伏:初伏之后的10天
- 末伏:中伏之后的10天
二、2020年入伏的具体时间
根据中国传统历法,“入伏”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来确定的。庚日是干支纪日中的一种,每10天出现一次。
2020年的“夏至”是在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而“入伏”的日期则是从7月16日开始,这一天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也就是庚子日。
因此,2020年的“入伏”是从7月16日开始的。
三、2020年三伏天完整时间表
阶段 | 名称 | 开始日期 | 结束日期 | 持续时间 |
初伏 | 入伏 | 2020年7月16日 | 2020年7月25日 | 10天 |
中伏 | 伏中 | 2020年7月26日 | 2020年8月14日 | 20天 |
末伏 | 伏末 | 2020年8月15日 | 2020年8月24日 | 10天 |
注:2020年三伏天总共为40天,属于较为标准的三伏周期。
四、小结
2020年的“入伏”是从7月16日开始,这一天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也被称为“庚子日”。整个三伏天持续到8月24日结束,共40天。了解这一时间点有助于人们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合理安排作息与饮食。
如果你也在2020年关注过“入伏”时间,不妨参考以上信息,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炎热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