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是什么意思】“博观而约取”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稼说送张琥》一文,原文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地观察和学习,然后有选择地吸收;积累深厚的知识,最后才从容地表现出来。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广度”与“深度”的结合,以及“积累”与“运用”的关系。它不仅是对治学态度的总结,也常被用来指导个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学习与实践方式。
一、
“博观而约取”是一种学习和思考的方法论,提倡在广泛涉猎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性的吸收和提炼。其核心思想包括:
- 博观:广泛阅读、观察、学习,拓宽视野;
- 约取:在广泛基础上,筛选精华,提炼要点;
- 厚积:长期积累,打好基础;
- 薄发:在积累充分后,自然地表达或发挥。
这种理念适用于学术研究、写作、工作实践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思维深度。
二、表格展示
| 概念 | 含义 | 应用场景 |
| 博观 | 广泛地观察、学习、阅读,拓展知识面 | 学术研究、兴趣培养、跨领域学习 |
| 约取 | 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提炼 | 写作、演讲、项目策划、决策分析 |
| 厚积 | 长期积累知识、经验、能力 | 职业发展、技能提升、个人成长 |
| 薄发 | 在积累充足后,自然地表达、展现成果 | 工作汇报、论文发表、创意表现 |
三、实际应用举例
1. 学习方面
学生在备考时,不能只看重点,应先广泛阅读教材和资料,再从中提炼出关键知识点,做到“博观而约取”。
2. 写作方面
作家在创作前会大量阅读相关作品,了解不同风格和观点,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形成独特的文风。
3. 职场发展
职场人士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急于求成,而是注重长期积累,最终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和决策。
四、结语
“博观而约取”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既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广泛接触新事物,又要学会筛选、整合和提炼,避免盲目跟风或浅尝辄止。只有在“博观”与“约取”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厚积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