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出处和译文

2025-10-27 04:51:09

问题描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出处和译文,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04:51:09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出处和译文】一、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稼说送张琥》。这句话强调了在学习与积累过程中,应广泛观察、精炼吸收,并在长期积累之后,才能有质的突破与表现。它不仅是对治学态度的深刻阐述,也常被用于鼓励人们在事业或人生道路上坚持积累,等待时机。

本文将从出处、含义、译文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这一经典语句的内涵与价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原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出处 宋代·苏轼《稼说送张琥》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面意思 广泛地观察,精炼地选取;深厚地积累,适度地释放。
深层含义 强调学习要广泛涉猎,但要有选择地吸收;积累要扎实,但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合适的时机展现成果。
现代应用 常用于形容学术研究、艺术创作、职业发展等过程中的积累与突破,鼓励人们脚踏实地,厚积薄发。
译文 广泛地阅览并从中提炼精华,长时间的积累后才会有稳健的表现。

三、延伸解读

“博观而约取”意味着学习不应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方法,而应多方面接触知识,拓宽视野。但“约取”则强调在广泛阅读之后,需要有选择性地吸收有用的内容,避免盲目堆砌。

“厚积而薄发”则是一种成熟的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就往往建立在长期的努力与沉淀之上,而非一时的灵感或运气。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四、结语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仅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更是现代人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时的重要指导原则。它倡导的是一种踏实、理性、持久的态度,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与思考。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可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