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为是什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地区和历史时期,端午节也有着多种别称。了解这些别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一节日的文化意义。
一、端午节的别称总结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端午节的时间特征,也体现了其与民俗、历史、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端午节常见别称及含义
| 别称 | 含义说明 |
| 端阳节 | 因为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正值“端”(初)和“阳”(盛夏),故称“端阳节”。 |
| 五月节 | 指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因此也被称为“五月节”。 |
| 龙舟节 | 由于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传统活动,象征着对屈原的纪念,因此也称为“龙舟节”。 |
| 浴兰节 |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端午这天有采艾草、挂香囊、饮雄黄酒等习俗,以驱邪避疫,因此称“浴兰节”。 |
| 诗人节 |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因他在五月初五投江殉国,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诗人节”。 |
三、结语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多个别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节气的观察,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先贤的敬仰。通过了解这些别称,我们能更深入地体会到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