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作古诗】《除夜作》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描绘了除夕之夜游子思乡的情景。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异乡过年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一、诗歌
《除夜作》全文如下:
> 客舍并州已十霜,
> 归心日夜望河阳。
> 无端更渡桑乾水,
> 却忆长安寒食天。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异乡(并州)度过多年的除夕,表达了他对故乡(河阳)的思念之情。诗中“无端更渡桑乾水”一句,暗示了他不得不继续漂泊,无法归家的无奈;而“却忆长安寒食天”则表现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二、诗歌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高适(唐代边塞诗人) | 
| 体裁 | 五言绝句 | 
| 创作背景 | 除夕之夜,客居他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 
| 主题思想 | 表达游子思乡、漂泊无依的情感 |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象鲜明 | 
| 关键词 | 客舍、并州、归心、桑乾水、长安、寒食天 | 
三、诗歌赏析
《除夜作》虽然只有四句,但每一句都饱含深情。首句“客舍并州已十霜”,点明了作者在并州已经度过了十年,时间之久,突出了漂泊之苦。“归心日夜望河阳”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第三句“无端更渡桑乾水”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被迫继续流浪的情绪,最后一句“却忆长安寒食天”则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回忆,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层次。
四、结语
《除夜作》是一首典型的思乡诗,通过对除夕夜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对家的渴望。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离别与思乡情绪。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情感表达上,这首诗都值得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