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别称】桂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以其芬芳馥郁、香气袭人而闻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桂花被赋予了多种别称和雅号,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桂花的喜爱,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下是关于“桂花的别称”的总结与整理:
一、桂花的常见别称
| 别称 | 出处/来源 | 含义或特点 |
| 金粟 | 古代诗词中常用,形容桂花颜色如金,花朵细小如粟 | 常见于唐宋诗词中,如“金粟世界” |
| 丹桂 | 指红色或深黄色的桂花,象征高贵与吉祥 |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寓意美好 |
| 木樨 | 南方地区常用称呼,源于古汉语中的“木樨” | 与“木犀”同义,为桂花的古称 |
| 月桂 | 与西方神话中的“月桂树”有关,象征荣誉与胜利 | 在古代文学中常与“蟾宫折桂”联系在一起 |
| 芙蓉 | 部分地方称桂花为芙蓉,因花瓣形似芙蓉 | 但此称较少见,多为方言或地方叫法 |
| 桂子 | 指桂花的果实,也可泛指桂花 | 如“桂子飘香”是经典表达 |
| 九里香 | 因其香气浓郁且传播远,故有此称 | 常用于民间俗语中 |
| 玉桂 | 形容桂花洁白如玉,香气清雅 | 多用于文人墨客的描写 |
二、桂花别称的文化意义
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常与“富贵”“高洁”“团圆”等美好寓意相联系。其别称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承载了不同地域和时代的文化记忆。
例如,“丹桂”常出现在科举考试中,寓意“金榜题名”;“木樨”则更多地出现在南方地区的民俗活动中;而“九里香”则是对桂花香气的一种形象描述,体现出古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
三、结语
桂花的别称多样,既有诗意的描绘,也有生活化的称呼,它们共同构成了桂花文化的丰富内涵。无论是“金粟”还是“月桂”,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蕴含着一段故事、一种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