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简介】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陈师道出身寒微,早年生活贫困,但勤奋好学,尤其在诗歌创作上成就显著。他的诗风质朴严谨,讲究辞藻和音律,深受杜甫影响,被誉为“宋诗中兴”代表人物之一。
陈师道生平简要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陈师道 |
| 字 | 履常、无己 |
| 号 | 后山居士 |
| 出生年份 | 1053年 |
| 去世年份 | 1102年 |
| 籍贯 | 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 |
| 所处朝代 | 北宋 |
| 身份 | 文学家、诗人 |
| 代表作品 | 《后山集》、《后山诗话》 |
| 诗风特点 | 质朴、严谨、重辞藻、讲音律 |
| 与苏轼关系 | 苏门四学士之一 |
| 地位 | 宋诗中兴代表人物之一 |
陈师道一生清贫,虽官职不高,但在文学上的贡献不可忽视。他主张“诗有本”,强调诗歌应有思想内容,反对空洞浮华。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慨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他的诗论著作《后山诗话》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总的来说,陈师道虽不似苏轼、黄庭坚那样声名显赫,但他以自己的方式在宋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是一位值得后人研究和学习的文学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