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的资料】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与苏轼、黄庭坚、秦观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不仅在诗词创作上颇有造诣,还在散文、经学、史学等方面有所建树,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晁补之出生于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自幼聪慧好学,早年师从苏轼,深受其影响。他的文学风格受苏轼影响较大,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又不失细腻婉约。他主张“文必有为而作”,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思想性,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晁补之的作品以词最为著名,尤其是他的《晁氏琴趣外篇》收录了大量词作,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奔放之作,也有婉约深情之篇。他的词风在继承苏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晁补之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曾参与编修《神宗正史》,并在经学研究方面有所贡献。他的散文作品也颇具特色,语言流畅,内容丰富,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晁补之简介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晁补之 |
| 字 | 无咎 |
| 号 | 归来子 |
| 出生年份 | 1053年 |
| 去世年份 | 1110年 |
| 籍贯 | 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 |
| 所处朝代 | 北宋 |
| 身份 | 文学家、词人、学者 |
| 代表作品 | 《晁氏琴趣外篇》、《答赵元父书》等 |
| 文学风格 | 豪放洒脱,细腻婉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 |
| 主要成就 | “苏门四学士”之一;词作成就突出;参与《神宗正史》编修 |
| 思想主张 | “文必有为而作”,强调文学的思想性和现实意义 |
晁补之作为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不仅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也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