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成语侧目而视的故事由来是什么

2025-10-29 20:04:33

问题描述:

成语侧目而视的故事由来是什么,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20:04:33

成语侧目而视的故事由来是什么】“侧目而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感到愤怒、不满或轻视,不敢正视,只能斜着眼睛看。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历史典故,源自春秋时期的一段真实事件。

一、成语释义

成语 侧目而视
拼音 cè mù ér shì
释义 斜着眼睛看,表示轻蔑、不满或畏惧。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

二、成语故事来源

“侧目而视”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故事发生在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威震天下。但他在处理一些事务时显得专断独行,缺乏远见。

有一次,项羽打算封赏有功之臣,但他只听从自己身边亲信的意见,忽视了其他将领的建议。其中有一位名叫范增的谋士,对项羽的行为非常不满,常常在背后批评他。

一次,范增当着众人的面指出项羽的错误,项羽却对此极为反感,甚至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不悦。范增见状,心中十分失望,从此对他不再信任,也不再积极为他出谋划策。

后来,项羽在与刘邦的对抗中屡次失利,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而范增则因心灰意冷,不久后病逝。

三、成语的演变与用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侧目而视”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些人或事的态度——不是直接反对,而是通过眼神表达不满或轻视。

例如:

- 他对这种行为深感厌恶,只是侧目而视。

- 老师看到学生迟到,只是侧目而视,并没有多说什么。

四、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侧目而视
拼音 cè mù ér shì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
故事背景 春秋末期至楚汉之际,项羽与范增之间的矛盾
含义 表示轻蔑、不满或畏惧,不敢正视
现代用法 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屑态度

五、结语

“侧目而视”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它让我们明白,在面对不公或不满时,有时候一个眼神也能传达出深刻的情绪。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语言瑰宝。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