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企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怎么做会计分录】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由于市场变化、产品老化、成本上升等原因,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能低于其账面价值。为了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根据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需要对可能发生减值的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含义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后,发现其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时,按照差额计提的准备金。该准备金用于抵减存货的账面价值,以体现存货的真实价值。
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条件
1. 存货的市价持续下跌;
2. 存货的使用或销售受到限制;
3. 存货的陈旧过时;
4. 其他表明存货可能发生减值的情况。
三、会计处理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存货进行检查,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四、会计分录示例
|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跌价损失(费用类) | 存货跌价准备(资产类) |
说明: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时,按差额借记“存货跌价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若后续存货价值回升,可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但不得超过原计提金额。
五、实际操作流程
1. 期末盘点:对存货进行全面清点,确认数量和状态。
2. 确定可变现净值:根据市场售价、预计销售费用等计算可变现净值。
3. 比较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若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则需计提跌价准备。
4. 编制会计分录:根据上述分录进行账务处理。
5. 披露信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
六、注意事项
- 存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不得随意转回,除非有明确证据表明其价值已经恢复。
- 不同行业的存货类型不同,如制造业、零售业、批发业等,在计提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
- 需注意会计政策的一致性,避免因人为调整影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通过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决策参考价值。
以上就是【一般企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怎么做会计分录】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