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刚上小学,父亲的笔尖第一次在纸上留下痕迹。他不是诗人,也不是作家,但他写下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首没有旋律的歌,却在我心里回荡了整整二十年。
他的字迹不工整,有时歪歪扭扭,像是被风吹过的树叶;他的句子也不华丽,却总能让我眼眶发热。他说:“孩子,你要记住,人生就像一篇散文,不需要太多修饰,只要真实就好。”这句话,我至今还贴在我的书桌前。
小时候,我总觉得父亲沉默寡言,很少说话。可后来我才明白,他把所有的爱都藏在了那些泛黄的纸页里。他写过我第一次走路的样子,写过我生病时他整夜未眠的模样,也写过我离开家去外地求学那天,他站在门口,眼里含着泪,却笑着说“去吧,别想家”。
有一次,我在旧书箱里翻到一本笔记本,里面全是他的日记。有些是关于我的成长,有些是关于他自己的回忆。他写道:“今天女儿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看着她摇摇晃晃地往前冲,心里既高兴又害怕。怕她摔跤,更怕她走得太远,忘了回家的路。”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原来父亲也有脆弱的时候,只是他从不轻易表露。他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沉默表达情感。他写的不是诗,却是最动人的散文。
如今,我也开始试着写下自己的故事。每当我提笔,总会想起父亲的那些话。他说:“散文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留住那些值得铭记的瞬间。”现在,我终于懂了。
父亲写的散文诗,不是为了被人读,而是为了让自己记得。而我,也在这些文字中,读懂了一个父亲的深情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