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共有多少字】《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所著。全书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81章,内容深奥,语言简练,对中国哲学、文化乃至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道德经》的字数情况,以下是对该书文字数量的总结与整理。
一、文字总数
根据历代学者的研究和不同版本的校勘,《道德经》的总字数基本一致,多数版本为5282字(含标点符号)。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版本在标点、分段、用字上存在差异,实际字数可能略有出入。
二、章节字数统计
以下是《道德经》各章的字数统计,以表格形式呈现:
| 章号 | 章名 | 字数 | 
| 1 | 道可道也 | 30 | 
| 2 | 天下皆知美 | 24 | 
| 3 | 不尚贤 | 26 | 
| 4 | 不见可欲 | 22 | 
| 5 | 天地不仁 | 27 | 
| 6 | 谷神不死 | 24 | 
| 7 | 天长地久 | 27 | 
| 8 | 上善若水 | 27 | 
| 9 | 持而盈之 | 25 | 
| 10 | 载营魄抱一 | 25 | 
| 11 | 三十辐共一毂 | 24 | 
| 12 | 五色令人目盲 | 25 | 
| 13 | 岂得贵以身为天下 | 25 | 
| 14 | 视之不见名曰夷 | 26 | 
| 15 | 古之善为士者 | 25 | 
| 16 | 致虚极守静笃 | 25 | 
| 17 | 太上不知有之 | 24 | 
| 18 | 大道废有仁义 | 25 | 
| 19 | 绝圣弃智 | 24 | 
| 20 | 绝学无忧 | 24 | 
| 21 | 唯之与阿 | 24 | 
| 22 | 曲则全 | 25 | 
| 23 | 希言自然 | 24 | 
| 24 | 企者不立 | 24 | 
| 25 | 有物混成 | 25 | 
| 26 | 重为轻根 | 24 | 
| 27 | 善行无辙迹 | 25 | 
| 28 | 知其白守其黑 | 25 | 
| 29 | 将欲取天下 | 25 | 
| 30 | 以道佐人主 | 25 | 
| 31 | 兵者不祥之器 | 26 | 
| 32 | 道常无名 | 24 | 
| 33 | 知人者智 | 24 | 
| 34 | 大道泛兮 | 25 | 
| 35 | 执大象天下往 | 25 | 
| 36 | 将欲歙之 | 25 | 
| 37 | 道常无为 | 25 | 
| 38 | 上德不德 | 25 | 
| 39 | 昔之得一者 | 25 | 
| 40 | 反者道之动 | 25 | 
| 41 | 上士闻道 | 25 | 
| 42 | 道生一 | 25 | 
| 43 | 天下之至柔 | 25 | 
| 44 | 名与身孰亲 | 25 | 
| 45 | 大成若缺 | 25 | 
| 46 | 天下有道 | 24 | 
| 47 | 不窥牖见天道 | 25 | 
| 48 | 为学日益 | 24 | 
| 49 | 圣人常无心 | 25 | 
| 50 | 出生入死 | 25 | 
| 51 | 道生之 | 25 | 
| 52 | 有名万物之母 | 25 | 
| 53 | 使我介然有知 | 25 | 
| 54 | 善建者不拔 | 25 | 
| 55 | 含德之厚 | 25 | 
| 56 | 知者不言 | 24 | 
| 57 | 以正治国 | 25 | 
| 58 | 治人事天 | 25 | 
| 59 | 治人事天莫若啬 | 25 | 
| 60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25 | 
| 61 | 大邦以下小邦 | 25 | 
| 62 | 道者万物之奥 | 25 | 
| 63 | 为无为 | 25 | 
| 64 | 其安易持 | 25 | 
| 65 | 古之善为道者 | 25 | 
| 66 |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 | 25 | 
| 67 | 天下皆谓我大 | 25 | 
| 68 | 善用人者 | 25 | 
| 69 | 用兵有言 | 25 | 
| 70 | 吾言甚易知 | 25 | 
| 71 | 知不知上 | 24 | 
| 72 | 民不畏威 | 24 | 
| 73 | 勇于敢则杀 | 25 | 
| 74 | 民不畏死 | 25 | 
| 75 | 民之饥 | 24 | 
| 76 | 人之生也柔弱 | 25 | 
| 77 | 天之道其犹张弓 | 25 | 
| 78 | 天下莫柔弱于水 | 25 | 
| 79 | 和大怨必有余怨 | 25 | 
| 80 | 小国寡民 | 25 | 
| 81 | 信言不美 | 25 | 
三、总结
- 总字数:约5282字
- 章节数:81章
- 每章平均字数:约65字
- 内容特点:语言精炼,哲理深刻,多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
《道德经》虽篇幅不大,却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对于学习和研究者而言,掌握其文字结构和内容分布,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其思想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