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一首五言诗,属于田园诗风格,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独自在山野间远望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一、
《野望》通过描写黄昏时分山野的静谧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情怀。
二、原文及翻译
| 内容 | 原文 | 翻译 | 
| 第一句 | 西山晴雪外,东岭晚云边。 | 西山的积雪之外,东岭的晚霞之中。 | 
| 第二句 | 野径行无路,空林坐有烟。 | 野外的小路没有尽头,空旷的树林中有炊烟升起。 | 
| 第三句 | 棠梨花落满,燕子语声连。 | 棠梨花纷纷飘落,燕子的叫声此起彼伏。 | 
| 第四句 | 不知身是客,只觉梦如仙。 | 不知道自己是个异乡人,只觉得梦境如同仙境一般。 | 
三、赏析要点
1.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西山”、“东岭”、“野径”、“空林”等意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野画卷。
2.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流露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3. 语言简练: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体现了王绩诗歌的风格特点。
4. 意境深远:结尾两句“不知身是客,只觉梦如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四、结语
《野望》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思考。这首诗在唐代田园诗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