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大渡桥横铁索寒”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的诗句,全诗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其中,“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时所面临的艰难险阻。
一、诗句含义总结
“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面对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又称大渡桥)时,桥上仅剩的铁索被敌人破坏,只剩下几根悬空的铁链,红军战士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爬铁索过河。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体现了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
二、关键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毛泽东《七律·长征》 |
| 诗句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 背景 | 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 |
| 地点 | 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
| 诗句含义 | 描写红军在极端危险条件下,依靠铁索桥渡过大渡河的情景 |
| 铁索桥情况 | 桥面木板被敌人拆除,只剩铁索;天气寒冷,环境恶劣 |
| 精神体现 | 红军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精神 |
| 诗歌作用 | 表现长征途中艰险与胜利的对比,突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三、延伸理解
“铁索寒”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象征着红军在长征中所经历的苦难和挑战。而“横铁索”则表现了红军战士在绝境中依然坚持前行的决心。整句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悲壮而坚定的情感,是长征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
四、结语
“大渡桥横铁索寒”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中国革命历史中一段真实而壮烈的回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往往来自最艰难的时刻,而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引领红军走向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