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分为哪些等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残疾”这个词,但对残疾的分类和等级划分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为了更好地理解残疾的定义与分级标准,本文将从我国现行的残疾人分类和等级划分入手,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残疾的基本概念
残疾是指因身体或精神上的损伤,导致个人在生理功能、心理状态或社会参与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影响其正常生活、学习或工作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七类。
二、残疾等级划分标准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GB/T 35273-2017),该标准将残疾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级为最严重,四级为最轻。
以下是各类残疾的具体等级划分标准:
| 残疾类别 | 等级 | 划分标准 |
| 视力残疾 | 一级 | 双眼视野半径小于10度 |
| 二级 | 双眼视野半径在10度至30度之间 | |
| 三级 | 双眼视力低于0.1,但高于0.05 | |
| 四级 | 双眼视力低于0.05 | |
| 听力残疾 | 一级 | 两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0分贝 |
| 二级 | 两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分贝 | |
| 三级 | 两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分贝 | |
| 四级 | 两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分贝 | |
| 言语残疾 | 一级 | 完全无法说话或仅能发出简单音节 |
| 二级 | 能说简单句子,但表达不清 | |
| 三级 | 能说短句,但发音不清 | |
| 四级 | 发音基本清晰,但语言表达能力受限 | |
| 肢体残疾 | 一级 | 不能独立行走,需他人协助 |
| 二级 | 行走困难,需辅助器具 | |
| 三级 | 行走能力部分受限,可独立行走 | |
| 四级 | 轻微运动障碍,不影响日常生活 | |
| 智力残疾 | 一级 | 智商低于35,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
| 二级 | 智商在35-50之间,生活需部分帮助 | |
| 三级 | 智商在50-70之间,具备基本生活能力 | |
| 四级 | 智商在70-90之间,接近正常人水平 | |
| 精神残疾 | 一级 |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行为失控 |
| 二级 | 生活需他人协助,情绪不稳定 | |
| 三级 | 生活基本自理,但社会适应能力差 | |
| 四级 | 生活自理,偶有情绪波动 | |
| 多重残疾 | —— | 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残疾类型 |
三、总结
残疾的分类和等级划分是评估残疾人功能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制定残疾人政策、提供社会服务和保障的重要基础。了解残疾的等级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残疾人群体,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对“残疾分为哪些等级”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