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怎么计算】残疾人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国家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由用人单位按比例缴纳的一种专项费用。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征收标准和计算方式。下面将对残保金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残保金的基本概念
残保金是指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时,需向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缴纳的费用。其目的是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度。
二、残保金的计算公式
残保金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公式:
> 应缴残保金 = (单位职工总数 × 比例) - 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 × 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
其中:
- 单位职工总数:指单位在岗职工的总人数,包括正式职工、合同工等。
- 比例:各地规定不同,一般为1.5%或2%,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 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单位实际雇佣的残疾员工数量。
- 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根据当地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确定。
三、残保金的征收标准(示例)
| 项目 | 内容 |
| 征收对象 | 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 |
| 计算基数 | 单位职工总数(不含临时工、外包人员等) |
| 安置比例 | 一般为1.5%或2%(以当地政策为准) |
| 起征金额 | 若未达到安置比例,需补足差额部分 |
| 工资标准 | 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准 |
四、残保金的减免政策
部分地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减免,例如:
- 对于安置残疾人超过一定比例的企业,可享受减半或免征;
- 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等可能有额外优惠;
- 具体政策需根据当地残联或财政局的规定执行。
五、残保金的申报与缴纳流程(简要)
1. 申报:用人单位需在每年规定时间内向当地残联或税务局提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表》;
2. 审核:相关部门对申报信息进行核实;
3. 缴纳:根据审核结果缴纳相应金额;
4. 公示:部分地方会公示企业缴费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六、常见问题解答
| 问题 | 回答 |
| 残保金是否可以抵税? | 不可直接抵税,但可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
| 安置残疾人是否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 是,必须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
| 外包人员是否计入职工总数? | 一般不计入,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
| 残保金是否可以分期缴纳? | 可根据地方政策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 |
七、结语
残保金的计算虽然有一定复杂性,但只要了解基本规则并结合当地政策,就能有效规避风险、合规操作。对于企业而言,合理安排残疾人就业不仅有助于减轻负担,也能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如需更详细的计算方式或政策解读,建议咨询当地残联或税务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