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不易之论的成语解释

2025-09-29 20:15:15

问题描述:

不易之论的成语解释,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20:15:15

不易之论的成语解释】“不易之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非常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或观点。这个成语强调了某种说法的权威性、稳定性和不可动摇性,常用于形容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具有广泛认可价值的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不易之论”多用于学术、政治、哲学等领域,表示某些结论或理论是经得起推敲、不会被轻易否定的。它与“定论”、“铁证如山”等词语有相似之处,但更侧重于“不可更改”的特性。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不易之论
拼音 bù yì zhī lùn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能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易之论也。”
释义 非常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或观点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观点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近义词 定论、铁证如山、不容置疑
反义词 疑论、谬误、偏颇之言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使用示例
学术讨论 “他的研究结果堪称不易之论,值得所有学者参考。”
政治评论 “这一政策方向是不易之论,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日常交流 “你刚才说的那番话,真是不易之论,让我受益匪浅。”

三、总结

“不易之论”是一个表达权威性与稳定性的成语,适用于强调某种观点或结论的不可动摇性。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也反映了对真理和事实的尊重。在写作或表达中合理使用该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通过以上表格和文字说明,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不易之论”的含义、出处、用法及实际应用,有助于我们在不同场合中准确运用这一成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