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公好义成语翻译】“急公好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积极为公共事务出力、关心社会福祉的人。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以下是对“急公好义”的解释、来源、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翻译的总结。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急公好义 |
| 拼音 | jí gōng hào yì |
| 释义 | 指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急公好义,不避艰险。” |
| 近义词 | 扶危济困、见义勇为、乐善好施 |
| 反义词 | 拈轻怕重、自私自利、冷眼旁观 |
二、成语翻译
| 中文 | 英文 |
| 急公好义 | be eager to do public good and uphold justice |
| 急公好义 | be devoted to the public cause and righteousness |
| 急公好义 | have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airness |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表扬好人好事
“他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真是一个急公好义的好市民。”
2. 描述人物性格
“她从小就是个急公好义的人,总是愿意帮助别人。”
3. 文学作品中
“这位侠客急公好义,行侠仗义,深受百姓爱戴。”
四、总结
“急公好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价值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仁”与“义”,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了解其含义、出处、翻译及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使其在语言表达中更加生动、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