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分坐的意思翻译】“割席分坐”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因志趣、道德或立场不同而断绝关系,不再来往。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的不满或决裂的态度。
一、成语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割席分坐 |
| 拼音 | gē xí fēn zuò |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 释义 | 因志趣、道德或立场不合,断绝关系,不再往来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与人决裂 |
| 近义词 | 分道扬镳、划清界限 |
| 反义词 | 亲密无间、同舟共济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割席分坐”最早见于《世说新语·德行》中的一则故事:
东汉时期,管宁与华歆是好朋友。两人一起读书、耕作,感情很好。有一天,他们坐在草席上读书,外面有人乘车经过,华歆立刻跑出去看热闹,而管宁却继续专心读书。事后,管宁认为华歆的志趣与自己不同,于是将草席割开,表示不再与他同坐一处,从此断绝往来。
这个故事说明了“志不同,不相为谋”的道理,也体现了古人对品德和志向的重视。
三、现代应用与含义
在现代社会,“割席分坐”虽然不再有字面意义上的“割席”,但常被用来比喻:
- 朋友之间因理念不合而疏远;
- 同事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决裂;
- 对某些行为或观点表示强烈反对,不再认同。
它强调的是人际关系中的“选择性交往”,即只与志同道合的人保持联系。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语气较重:此成语带有较强的主观判断色彩,使用时需注意场合,避免引起误解。
2.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较为正式或严肃的关系,如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等。
3. 文化背景:源于古代文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现代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五、总结
“割席分坐”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态度的表达。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明确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同时也尊重他人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割席”也是一种智慧,有助于我们建立更清晰、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