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负隅顽抗造句子三年级

2025-11-10 09:26:48

问题描述:

负隅顽抗造句子三年级,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0 09:26:48

负隅顽抗造句子三年级】“负隅顽抗”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意思是敌人在被包围或处于劣势时,仍然顽固抵抗,不肯投降。这个成语常用于描写战斗或对抗中的情况,尤其适合用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为了帮助三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负隅顽抗”这个词语,下面将从词语解释、使用场景、例句分析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内容。

一、词语解释

词语 负隅顽抗
拼音 fù yú wán kàng
含义 指敌人在被包围或处于劣势时,仍然顽强抵抗,不肯投降。
出处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宋,宋人请降,楚人不许,宋人乃使华元夜入楚军,告之曰:‘国危矣,若使华元为政,其国可存也。’楚人不听,遂战。宋人败,华元被执。楚人问曰:‘子何以得免?’曰:‘我负隅而抗,故得免。’”

二、使用场景

场景 说明
写作 在作文中描述战争、比赛或竞争场面时使用,增强语言表现力。
口语表达 用来形容某人面对困难仍不放弃的态度。
阅读理解 在阅读历史故事、小说等文本时,理解人物行为动机。

三、例句分析

例句 解析
敌人在被包围后仍然负隅顽抗,最终被我们歼灭。 描述战斗场面,突出敌人的顽强抵抗。
小明虽然落后很多,但他没有放弃,还在负隅顽抗。 用在比赛中,形容一个人不服输的精神。
这只野兽被猎人逼到悬崖边,依然负隅顽抗。 描写动物在绝境中的挣扎,增加画面感。

四、教学建议

建议 说明
结合课文学习 在学习历史、战争类文章时引入该成语。
创设情境练习 让学生根据情景编造句子,提高运用能力。
多角度讲解 从字面意义、引申义、情感色彩等多方面讲解。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负隅顽抗”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好材料。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写出更多精彩的句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