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洪乔的词语解释是什么】“付诸洪乔”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成语,常用于文学或古文中。它源自古代典故,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下面将从词语结构、出处、含义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结构分析
| 词语 | 含义 | 说明 |
| 付 | 交付、托付 | 表示将某物或某事交给他人 |
| 诸 | 之于的合音,意为“之” | 表示对象 |
| 洪乔 | 古代人名,姓洪,名乔 | 有典故来源 |
整体来看,“付诸洪乔”字面意思是“将某物交付给洪乔”,但实际含义并非字面意思,而是带有比喻或典故色彩。
二、出处与典故
“付诸洪乔”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 “王右军(羲之)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曰:‘今四郊多垒,宜修武备。’谢曰:‘吾方致意,不暇。’王曰:‘若天下无事,当与君共赏,付诸洪乔。’”
这里的“洪乔”是谢安的朋友,后来谢安并未实现“付诸洪乔”的承诺,因此后人用“付诸洪乔”表示“空有诺言,未能实现”。
三、词语含义
| 项目 | 内容 |
| 基本含义 | 指空有承诺或愿望,但未能实现;也指把事情托付给别人却未落实。 |
| 引申义 | 表达一种无奈、遗憾的情绪,常用于表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较少出现在日常口语中。 |
四、现代用法举例
1. 例句1:
“他曾经许诺会帮我完成这个项目,结果却付诸洪乔,让人十分失望。”
2. 例句2:
“那些宏伟的计划,最终都成了付诸洪乔的空谈。”
五、总结
“付诸洪乔”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源于古代文人之间的交往故事。它不仅表达了对承诺未能兑现的惋惜,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在现代使用中,它更多地被用来形容理想化的目标无法实现,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情感深度。
六、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付诸洪乔 |
| 出处 | 《世说新语·任诞》 |
| 词义 | 把事情托付给他人却未实现;空有承诺,未能兑现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文学作品,表达遗憾、无奈情绪 |
| 现代用法 | 如:“他的梦想最终付诸洪乔。” |
| 文化内涵 | 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付诸洪乔”虽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具有深刻的意义。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