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佛狸祠下的读音和解释

2025-11-10 00:22:52

问题描述:

佛狸祠下的读音和解释,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0 00:22:52

佛狸祠下的读音和解释】在古诗词中,“佛狸祠”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尤其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出现,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本文将对“佛狸祠”的读音与含义进行详细解析,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读音解析

“佛狸祠”中的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读音:

拼音 声调 说明
第二声 常见读音为“fó”,表示佛教或佛像;此处读音为“fó”。
第二声 指狐狸,音“lí”。
第二声 表示祭祀祖先或名人的场所,音“cí”。

因此,“佛狸祠”的正确读音是:fó lí cí。

二、词语解释

“佛狸祠”是一个历史名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具体含义如下:

1. 佛狸

“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在位期间曾多次南侵,对南方政权构成威胁。由于他勇猛善战,后人常以“佛狸”代指他。

2. 祠

“祠”是古代用来祭祀祖先或名人的一种建筑,类似于庙宇。在历史上,一些地方为了纪念英雄人物而建立祠堂。

3. 佛狸祠

“佛狸祠”指的是在长江以北地区(如江苏扬州)为纪念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佛狸”)而建的祠庙。在辛弃疾的词中,这一地点象征着北方异族的侵略痕迹,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统一、收复失地的深切期望。

三、文化背景与文学意义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写道:“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句话描绘了当时百姓在佛狸祠前祭拜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运衰微的无奈。

从文学角度来看,“佛狸祠”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是一种历史记忆的象征。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耻辱,也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实现国家的复兴。

四、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词语 佛狸祠
读音 fó lí cí
含义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祠庙,象征北方异族的侵略痕迹
出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文化意义 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家国情怀的体现
声调 第二声、第二声、第二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佛狸祠”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具体地点,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重要符号。理解它的读音与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典诗词的思想内涵与历史背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