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的三个公式】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是组合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且实用的原理。它最早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Dirichlet)提出,因此也被称为“狄利克雷原理”。其核心思想是:如果有多个物品要放入若干个容器中,那么至少有一个容器中会包含一定数量的物品。
在实际应用中,抽屉原理常被简化为三种基本形式,用于解决各类分配问题。以下是这三种公式的总结与说明:
一、基本形式
公式1:
如果将 $ n $ 个物体放入 $ m $ 个抽屉中,当 $ n > m $ 时,至少有一个抽屉中会有 至少两个物体。
说明:
这是最简单的形式,强调的是“多于数量”的情况下,必然存在重复。
二、平均分配形式
公式2:
将 $ n $ 个物体放入 $ m $ 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会有 至少 $ \left\lceil \frac{n}{m} \right\rceil $ 个物体。
说明:
这里使用了向上取整符号 $ \lceil \cdot \rceil $,表示即使不能整除,也要向上取整。例如,若 $ n=7 $,$ m=3 $,则 $ \left\lceil \frac{7}{3} \right\rceil = 3 $,即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有3个物体。
三、最坏情况形式
公式3:
将 $ n $ 个物体放入 $ m $ 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会有 至少 $ \left\lfloor \frac{n-1}{m} \right\rfloor + 1 $ 个物体。
说明:
这个公式是从“最坏情况”出发进行计算,确保无论怎么分配,都会满足这一最小值。例如,若 $ n=7 $,$ m=3 $,则 $ \left\lfloor \frac{6}{3} \right\rfloor + 1 = 2 + 1 = 3 $,同样得出至少一个抽屉有3个物体。
四、三种公式的对比
| 公式编号 | 公式表达式 | 适用场景 | 说明 |
| 公式1 | $ n > m $ → 至少一个抽屉有 ≥2 个物体 | 基础判断 | 简单判断是否存在重复 |
| 公式2 | $ \left\lceil \frac{n}{m} \right\rceil $ | 分配问题 | 计算最少每个抽屉中可能的数量 |
| 公式3 | $ \left\lfloor \frac{n-1}{m} \right\rfloor + 1 $ | 最坏情况分析 | 确保无论如何分配都满足条件 |
五、总结
抽屉原理的三个公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第一种适用于简单的存在性判断,第二种用于计算平均分配下的最小最大值,第三种则用于分析最坏情况下的最低保障值。掌握这些公式有助于我们在数学、编程、逻辑推理等领域中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原理,我们可以在不进行穷举的情况下,快速得出结论,提升思维效率和解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