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什么意思】一、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句话表面上是在问:“手持符节(代表朝廷权威)在云中,什么时候才会被派遣去像冯唐那样的人呢?”实际上,这是苏轼借古喻今,表达自己渴望被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愿望。
“持节”指的是古代官员奉命出使或执行任务时所持的符节,象征着皇权和使命;“云中”可能指边远之地或高处,暗示远离朝廷;“冯唐”是汉代一位敢于进谏、有胆识的官员,曾为魏尚辩白,使其恢复官职。苏轼借此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长期不得志,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任用冯唐一样,重新启用他。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 原文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 字面意思 | 手持符节在云中,什么时候会被派去像冯唐一样的人? | 
| 词义解析 | - 持节:手持符节,象征朝廷使命 - 云中:高处或边远之地,象征远离京城 - 冯唐:汉代贤臣,敢言直谏,曾为魏尚辩白 | 
| 深层含义 | 表达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实现抱负的心理 | 
| 修辞手法 | 用典(冯唐之典),借古讽今 | 
| 作者情感 | 抑郁、渴望、怀才不遇 | 
| 现代解读 | 表达对机会的期待,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 
三、结语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古代士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怀才不遇、渴望施展才华却又难以实现的矛盾与挣扎。这一句诗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人生际遇和理想追求的经典语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