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成语格格不入典故

2025-10-29 20:24:23

问题描述:

成语格格不入典故,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20:24:23

成语格格不入典故】“格格不入”是一个常用成语,形容人或事物之间彼此不协调、不相容。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籍,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成语释义

成语: 格格不入

拼音: gé gé bù rù

意思: 形容人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不协调、不融合,彼此难以适应或接受。

二、出处与典故

“格格不入”最早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一段描述,但其含义在更早的文献中已有体现。不过,更为明确的出处是《清史稿·礼志》中提到的“外夷之俗,格格不入”。

具体来说,“格格”原为满语中的一个词,意为“姐妹”,后来在清朝时期被用作对皇室女性的称呼。而“不入”则表示“不能进入”或“无法融入”。因此,“格格不入”最初是指外来文化或人物无法融入本土社会,尤其是指异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冲突。

在现代汉语中,“格格不入”已不再局限于民族或文化的范畴,而是广泛用于形容人与环境、思想与行为之间的不协调。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使用场景 例句
描述人与环境不合 他这个人性格孤僻,总是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指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他们之间始终格格不入。
表示思想不合 他的观点与主流思想格格不入,常常引发争议。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成语
近义词 互不相容、水火不容、南辕北辙
反义词 融为一体、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五、总结

“格格不入”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不仅承载了文化融合与冲突的历史记忆,也广泛应用于日常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同文化、思想或环境时,要保持开放心态,努力实现相互理解与包容。

成语 格格不入
拼音 gé gé bù rù
出处 《清史稿·礼志》
含义 不协调、不相容
用法 描述人或事物之间的不适应
近义词 互不相容、水火不容
反义词 融为一体、和谐共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