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成语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

2025-10-29 20:19:51

问题描述:

成语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20:19:51

成语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犯而不校”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泰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后世引申为“犯而不校”,意思是:别人冒犯自己,自己却不计较、不争执。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胸怀宽广、性格宽容,即使受到侮辱或挑衅,也能保持冷静和克制。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犯而不校
拼音 fàn ér bù jiào
出处 《论语·泰伯》
含义 别人冒犯自己,却不加以计较
用法 形容人宽容、大度、不计较他人过失
近义词 宽宏大量、忍辱负重、不计前嫌
反义词 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二、成语使用场景

“犯而不校”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挑衅或不公时的处事态度。例如:

- 在职场中,同事故意刁难你,你选择不回应,默默努力工作。

- 在家庭中,家人误解你,你选择理解而非争吵。

- 在社会交往中,有人言语攻击你,你选择一笑置之。

这种态度虽然看似软弱,但实则是一种智慧与修养的体现。

三、成语延伸思考

“犯而不校”并不意味着一味忍让,而是强调在情绪稳定的基础上,选择更理性的处理方式。它倡导的是一种“以德报怨”的精神,鼓励人们在冲突中保持冷静与自控,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造成更大的矛盾。

四、结语

“犯而不校”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重要的处世哲学,体现了儒家提倡的“仁爱”与“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会“犯而不校”不仅有助于个人心理健康,也能促进社会和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