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方物什么意思】“不可方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非常出众、独特,难以用常规的标准来衡量或比较。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不可方物 |
| 拼音 | bù kě fāng wù |
| 出处 | 《左传·宣公三年》:“其子曰:‘不可方物。’” |
| 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突出,无法用普通标准来衡量或比较 |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人物的才华、品德或物品的独特性 |
| 近义词 | 独一无二、出类拔萃、超凡脱俗 |
| 反义词 | 平平无奇、庸常之辈、不足为道 |
二、详细解释
“不可方物”中的“方”意为“比拟、比较”,“物”指事物或对象。整句意思是“无法与任何事物相提并论”,强调的是某种事物的非凡特质,超越了常规的评价标准。
这个成语在古代多用于描述人的才能、品德或器物的精妙,如《左传》中提到的“不可方物”,指的是某件宝物非同寻常,难以与其他物品相比。
现代使用中,“不可方物”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横溢、与众不同,或是某个产品设计独特、功能卓越,让人感到惊叹。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赞美人才 | 他思维敏捷,见解独到,真是不可方物。 |
| 描述艺术品 | 这幅画笔触细腻,意境深远,可谓不可方物。 |
| 评价产品 | 这款手机设计新颖,性能卓越,简直不可方物。 |
四、注意事项
- “不可方物”属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
- 该成语带有褒义色彩,通常用于正面评价。
五、总结
“不可方物”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卓越与独特。它不仅表达了对个体或事物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中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适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文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