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一字一句翻译】《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治国之道的对话。本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以下是对“寡人之于国也”逐字逐句的翻译与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原文与逐句翻译
原文 | 翻译 |
寡人之于国也 | 我对于国家(所尽的责任) |
尽心焉耳矣 | 只不过尽了心罢了 |
或百步而后止 |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 |
或五十步而后止 | 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
以五十步笑百步 | 用五十步来嘲笑一百步 |
则何如 | 那么怎么样呢? |
不违农时 | 不违背农事的季节 |
谷不可胜食也 | 粮食就吃不完 |
数罟不入洿池 | 细密的渔网不进入深池 |
鱼鳖不可胜食也 | 鱼鳖就吃不完 |
斧斤以时入山林 | 斧头和刀具在适当的时候进入山林 |
林木不可胜用也 | 树木就用不完 |
谨庠序之教 | 认真地进行学校教育 |
申之以孝悌之义 | 反复强调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东西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猪狗吃的是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加以限制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济 |
人死则曰 | 人死了就说 |
“非我也,岁也” | “不是我的过错,是年景不好。”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 这和用刀杀人有什么不同呢? |
曰:“非我也,兵也。” | 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 |
王无罪岁 | 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 |
斯天下之民至焉 | 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附了 |
二、总结说明
《寡人之于国也》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揭示了治国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的思想。文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生动形象,指出统治者不应只关注表面的政绩,而应从根本上改善民生,做到“不违农时”、“谨庠序之教”,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此外,孟子强调“王无罪岁”,即君主不应将灾荒或社会问题归咎于自然因素,而应反思自身治理是否得当。这种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总结表格
内容 | 说明 |
文章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 |
核心思想 | 仁政、以民为本、责任担当 |
关键比喻 | “五十步笑百步”——批评统治者的虚伪与逃避责任 |
治国建议 | 不违农时、兴办教育、减轻赋税、关心民生 |
对统治者的要求 | 不要推卸责任,要反省自身治理方式 |
结论 | 实行仁政,天下百姓自会归附 |
通过以上逐字逐句的翻译与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思想内涵,感受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寡人之于国也一字一句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