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高中鸿门宴原文及翻译

2025-10-12 12:00:02

问题描述:

高中鸿门宴原文及翻译,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2 12:00:02

高中鸿门宴原文及翻译】《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篇著名篇章,讲述了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项羽与刘邦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的一次重要会面。这次宴会表面上是和解,实则暗藏杀机,最终以刘邦成功脱身、项羽错失良机而告终。本文将对《鸿门宴》的原文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对照翻译,便于高中生理解。

一、

《鸿门宴》主要描述了以下几大情节:

1. 项伯夜访张良:项羽的叔父项伯因与张良有旧交,连夜告知张良项羽即将攻打刘邦的消息。

2. 刘邦赴鸿门谢罪:刘邦为保全性命,亲自前往鸿门向项羽请罪,表现出谦卑态度。

3. 范增劝杀刘邦:范增多次劝说项羽趁机除掉刘邦,但项羽犹豫不决。

4.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借舞剑之名,意图刺杀刘邦,幸得项伯阻拦。

5. 樊哙闯帐:樊哙闯入帐中,为刘邦辩护,使项羽无法下手。

6. 刘邦脱身:刘邦借口如厕,乘机逃回军营,避免了一场杀戮。

整个事件体现了项羽的优柔寡断、刘邦的机智应变以及谋士范增的远见卓识。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刘邦驻扎在霸上,还没有机会与项羽见面。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项羽曰:“吾闻沛公,素怀大志。” 范增劝项羽攻打刘邦,项羽说:“我听说刘邦一向胸怀大志。”
项王曰:“沛公今在何?愿得见之。” 项王问:“刘邦现在在哪里?我想见他。”
良曰:“沛公在霸上,未有定所。” 张良说:“刘邦在霸上,还没有固定的驻地。”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一起喝酒。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项羽和项伯坐在东边;范增坐在南边;刘邦坐在北边;张良在西边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多次用眼神示意项羽,举起玉玦三次,项羽却沉默不语。
良曰:“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张良说:“请允许我舞剑,趁机在席间击杀刘邦。”
项王曰:“诺。” 项羽说:“好。”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刘邦,项庄无法下手。
樊哙入,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樊哙闯入,瞪着眼睛看着项羽,头发竖起,眼眶都裂开了。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项羽按着剑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
樊哙曰:“臣,沛公之参乘也。今日之事,臣愿以身护之。” 樊哙说:“我是刘邦的车右,今天的事情,我愿意以身相护。”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
项王曰:“壮士!赐之彘肩。” 项羽说:“壮士!赏他一只猪腿。”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项羽说:“壮士!还能再喝吗?”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樊哙说:“我连死都不怕,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项羽说:“壮士!还能再喝吗?”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樊哙说:“我连死都不怕,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
于是项王乃留沛公与饮。 于是项羽让刘邦继续喝酒。
既出,沛公从百余骑驰归。 出来后,刘邦带着一百多名骑兵飞奔回军营。

三、结语

《鸿门宴》不仅是一段历史事件的记载,更是一部充满智慧与权谋的文学作品。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同时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希望本篇总结与翻译表格能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掌握《鸿门宴》的内容与内涵。

以上就是【高中鸿门宴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