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发百中成语故事】“百发百中”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超,每次都能命中目标。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西周策》,讲述了一位名叫更嬴的神射手的故事。他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智慧。
成语故事总结:
在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位非常擅长射箭的人,名叫更嬴。有一次,他陪同魏王到郊外打猎。途中,一只大雁从空中飞过。魏王对更嬴说:“你能不能射下那只大雁?”更嬴点点头,拉弓一箭射去,果然正中大雁的头部,大雁应声而落。
魏王非常惊讶,问更嬴:“你是怎么做到的?”更嬴回答说:“我并没有特别的技巧,只是因为我了解这只大雁的习性。它飞得很高,声音很响,说明它刚刚经历过长途飞行,体力已经不支。我瞄准它的头部,因为它的眼睛是它最灵敏的地方,一旦被击中,它就会立刻坠落。”
魏王听后感叹道:“真是百发百中啊!”
成语“百发百中”解析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百发百中 |
拼音 | bǎi fā bǎi zhòng |
出处 | 《战国策·西周策》 |
含义 | 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极高,每次都能命中目标。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技能精准、可靠。 |
近义词 | 箭无虚发、百步穿杨 |
反义词 | 一针见血(反义较弱)、百不一中 |
故事人物 | 更嬴、魏王 |
故事背景 | 战国时期,魏王与更嬴打猎时发生的故事 |
故事寓意 | 技术精湛、观察细致、善于利用对手弱点 |
总结:
“百发百中”不仅仅是一个形容射术高超的成语,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只有在充分了解对象、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精准无误。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要有扎实的基础和敏锐的判断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