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包词语意思是什么】“兼容并包”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或政策。它强调在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能够容纳不同的观点、学派、文化或群体,不排斥异己,鼓励多元共存。
该词最早源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办学理念,他主张“兼容并包”,即允许不同学术流派、思想观点自由发展,推动学术繁荣与社会进步。这一理念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含义 |
| 兼容 | 容纳、接纳不同的事物或观点 |
| 并包 | 并存、包容、不排斥 |
整体意思是:同时容纳多种不同的事物或观点,不偏不倚,不排斥异己。
二、词语来源与背景
“兼容并包”最早由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推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鼓励不同学派、思想流派自由发展,如新文化运动中的各种思潮都可以在北大自由传播和讨论。
这种思想不仅促进了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也对中国的文化开放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词语用法与语境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教育领域 | 北京大学的“兼容并包”精神,使得不同学科、思想在这里交汇融合。 |
| 政治政策 | 国家应坚持“兼容并包”的态度,尊重多元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
| 文化交流 |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更需要“兼容并包”的精神。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包容、宽容、兼收并蓄 |
| 反义词 | 排斥、封闭、独断专行 |
五、总结
“兼容并包”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思想理念,强调在多元中求同存异,倡导不同观点、文化、学派之间的共存与交流。它不仅是教育领域的指导原则,也是现代社会追求和谐与进步的重要理念。
通过“兼容并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尊重差异,并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