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逃罪和越狱罪的区别是什么】在刑事法律体系中,脱逃罪与越狱罪虽然都涉及犯罪人员脱离监管的行为,但两者在法律定义、适用对象、行为性质及处罚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下是对这两个罪名的详细对比分析。
一、
脱逃罪是指已经被依法判处刑罚并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违反法律规定,擅自脱离监管机关的控制,逃避继续接受刑罚的行为。该罪名主要适用于已被判刑的罪犯,其目的是逃避刑罚执行。
越狱罪则是指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已决犯,在被依法羁押期间,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逃离羁押场所的行为。该罪名更强调“非法逃离”以及“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通常发生在案件尚未判决前或未进入服刑阶段。
从法律性质上看,脱逃罪属于“刑罚执行阶段”的违法行为,而越狱罪则更多出现在侦查、起诉或审判阶段。此外,两者的主观故意和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脱逃罪可能以隐蔽方式实施,而越狱罪往往伴随对抗性行为。
二、对比表格
| 对比项目 | 脱逃罪 | 越狱罪 |
| 法律定义 | 已被判处刑罚的罪犯在服刑期间脱离监管的行为 | 在押人员(包括嫌疑人、被告人)非法逃离羁押场所的行为 |
| 适用对象 | 已判刑的罪犯 |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已决犯 |
| 行为发生阶段 | 刑罚执行阶段 | 侦查、起诉、审判阶段 |
| 行为方式 | 可能采用隐蔽、欺骗等方式 | 常伴随暴力、胁迫等对抗性手段 |
| 主观目的 | 逃避刑罚执行 | 逃避司法机关的羁押或审判 |
| 法律后果 | 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 罪名性质 | 属于刑罚执行中的违法 | 属于妨碍司法公正的犯罪 |
三、结语
综上所述,脱逃罪与越狱罪虽都涉及“逃离”行为,但在法律适用、行为性质和处罚标准上存在显著区别。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刑事法律对不同阶段违法行为的界定与处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