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原文

2025-11-24 07:57:25

问题描述: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原文,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4 07:57:25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原文】一、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是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名臣蔺相如因外交功绩而被封为上卿的重要片段。这一段文字反映了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在赵国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文中提到,在秦赵两国交战后,赵国与秦国讲和,蔺相如因功被任命为上卿,地位高于将军廉颇,引发廉颇的不满,最终二人和解,成为“将相和”的历史佳话。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蔺相如的智慧与胆识,也体现了赵国在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和内部权力结构。

二、原文摘要

项目 内容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间背景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时期
主要人物 蔺相如、廉颇、赵惠文王
事件概述 秦赵交战后讲和,蔺相如因外交功绩被封为上卿
重要性 展现蔺相如的外交才能与赵国的政治格局
后续发展 引发廉颇不满,最终“将相和”

三、原文出处(节选)

>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这句话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是:战争结束后,蔺相如因功劳很大,被任命为上卿,其地位在廉颇之上。

四、历史意义与影响

蔺相如作为赵国的大臣,凭借机智和勇敢,在与秦国的外交斗争中立下大功,不仅保全了赵国的利益,也赢得了赵王的信任。他的升迁引发了与廉颇之间的矛盾,但最终通过“负荆请罪”的故事化解了冲突,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相和”典故,成为团结与宽容的象征。

五、总结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不仅是对蔺相如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赵国在战国乱世中稳定政局、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这段历史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展现了古代士人的智慧与担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