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共315首,内容广泛,情感丰富,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其中“己亥杂诗其五”尤为著名,因其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而广为传诵。
本文将从诗歌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关键信息。
一、诗歌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中后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他虽有志于改革,却屡遭排挤,最终辞官南归。《己亥杂诗》正是他在辞官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己亥杂诗其五”创作于1839年(己亥年),当时他离开京城,南下江苏,途中写下此诗,抒发了离别之情与内心矛盾。
二、诗歌原文
>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主题思想
本诗以“离愁”为主线,表达了诗人离京时的复杂心情。表面上看是写离别之苦,实则寄托了他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最后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是升华了全诗的思想境界,体现了诗人虽身在江湖,仍心系天下、甘愿奉献的精神。
四、艺术特色
- 意象新颖:用“落红”象征自己虽被贬斥,但仍愿为国效力。
- 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情感深沉动人。
- 哲理深刻:由自然现象引申出人生哲理,富有启发性。
五、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诗歌名称 | 己亥杂诗其五 |
| 作者 | 龚自珍 |
| 创作时间 | 1839年(己亥年) |
| 创作背景 | 离京南下,抒发离愁与报国之志 |
| 主题思想 | 表达离别之情,寄托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 |
| 艺术特色 | 意象新颖、情感真挚、哲理深刻 |
| 名句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 思想内涵 |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融合,体现士人精神 |
六、结语
《己亥杂诗其五》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篇充满理想与责任的宣言。它展现了龚自珍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情怀,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这首诗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