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后赤壁赋的翻译全文

2025-11-20 13:52:46

问题描述:

后赤壁赋的翻译全文,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0 13:52:46

后赤壁赋的翻译全文】《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与《前赤壁赋》并称“赤壁二赋”。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夜游赤壁的情景,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宇宙浩渺的感慨,体现了苏轼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

一、

《后赤壁赋》以苏轼夜游赤壁为背景,描绘了秋夜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文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释然。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皋亭。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两位客人跟随我走过黄泥坡,霜露已经落下,树叶全部凋零。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人的影子在地上,抬头看见明月,回头感到快乐,边走边唱,互相应和。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不久叹息道:“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肴,月色皎洁,风清气爽,这样的好夜晚该怎么办呢?”
于是携酒与肴,从者歌而随之。 于是带着酒和菜肴,随从一边唱歌一边跟随。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于是喝酒非常高兴,敲着船舷唱起歌来。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歌词说:“用桂木做的船桨,用兰木做的船桨,划破清澈的水面,逆流而上。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的心思渺远啊,遥望美人啊,在天的那一边。”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那声音呜呜地,像哀怨,像思念,像哭泣,像倾诉,余音绵延不断。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把自己比作蜉蝣寄居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粒米。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感叹我的生命短暂,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想要挟着飞仙遨游,抱着明月永远长存。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明知不能轻易实现,只能把这声音寄托在悲凉的风中。”

三、总结

《后赤壁赋》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苏轼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苏轼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与智慧。通过对比《前赤壁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轼在不同心境下的思想变化。

无论是对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后赤壁赋》都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