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原文是什么】《过零丁洋》是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被元军俘虏后,面对国家沦亡、个人生死未卜的悲壮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爱国诗篇之一。
一、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途经零丁洋时所作。全诗通过描绘当时的处境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气节的坚守。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成为千古名句,体现了文天祥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二、原文及注释
| 内容 | 解释 |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我因科举入仕,历经艰辛;战乱四起,已过四年。 |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国家破碎如风中柳絮,个人命运如雨中浮萍。 |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在惶恐滩感到惶恐,在零丁洋感到孤苦。 |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自古以来谁能不死?但要让忠心永载史册。 |
三、诗歌背景简述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安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虽兵败被俘,仍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过零丁洋》写于他被俘后,途经广东零丁洋时,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死亡的坦然。
四、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全诗情感浓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坚定。
- 意象鲜明:如“风飘絮”“雨打萍”,形象地描绘了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
- 语言凝练:用词简洁有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五、结语
《过零丁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坚守信念。文天祥的气节与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