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稹并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白居易的作品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著称,深受百姓喜爱,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白居易生平及成就的简要总结:
一、生平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公元772年 |
| 去世年份 | 公元846年 |
| 字 | 乐天 |
| 号 | 香山居士 |
| 籍贯 | 陕西渭南(今属山西) |
| 所处朝代 | 唐代 |
| 官职 | 曾任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刺史等 |
| 主要活动时期 | 中唐时期 |
二、文学成就
| 方面 | 内容 |
| 诗歌风格 | 通俗易懂,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
| 代表作品 | 《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
| 文学主张 | 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 贡献 | 推动了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
| 影响 | 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被誉为“诗王” |
三、人生经历
| 时间 | 事件 |
| 790年 | 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
| 815年 | 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写下《琵琶行》 |
| 822年 | 任杭州刺史,主持修筑西湖堤坝 |
| 846年 | 卒于洛阳,享年75岁 |
四、历史评价
白居易一生致力于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强烈的人文关怀。他提倡“为民请命”的精神,使诗歌不再只是文人雅士的玩物,而是成为表达民意、唤醒良知的重要工具。
在文学史上,白居易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