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发聋振聩的含义

2025-11-08 09:42:55

问题描述:

发聋振聩的含义,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8 09:42:55

发聋振聩的含义】“发聋振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话语或文章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能够唤醒那些昏睡、麻木的人。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语言的力量和思想的冲击力,尤其在社会变革、思想启蒙等重要时刻,常常被用来强调某种言论或行动的重要性。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发聋振聩
拼音 fā lóng zhèn kuì
出处 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后人引申为“发聋振聩”来形容有启发性的言论。
含义 形容言论或文章极有分量,能震动人的听觉和心灵,使人警醒、觉醒。
用法 多用于形容有深刻意义、震撼人心的话语或作品。
近义词 震耳欲聋、振聋发聩(注:此为常见误写)
反义词 无声无息、平淡无奇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评论:如某篇文章揭露社会问题,引发广泛讨论,可称为“发聋振聩之作”。

2. 政治演讲:领导人在重大场合发表讲话,内容深刻,触动人心,也可称其为“发聋振聩”。

3. 教育领域: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可说是“发聋振聩”。

三、常见误区

- 误写成“振聋发聩”:这是常见的错误写法,但原成语应为“发聋振聩”,虽然两者意思相近,但在规范使用中仍需注意。

- 过度使用:该成语虽有力,但若频繁使用,反而会削弱其表达效果。

四、总结

“发聋振聩”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强调了语言的力量和思想的深度,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世界时,要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无论是文学、政治还是日常交流,真正有影响力的话语往往都是“发聋振聩”的。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对“发聋振聩”成语的深入理解与整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说明,确保内容真实、准确、易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