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岳阳楼原诗及翻译】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关怀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著称。《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代表作,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壮景的赞美。以下是对该诗的原文、翻译及简要分析。
一、原诗
> 《登岳阳楼》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译文
| 原文 | 翻译 |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从前听说洞庭湖的壮阔,如今我终于登上岳阳楼。 |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吴地与楚地在东南分裂,天地仿佛在日夜漂浮。 |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亲朋好友没有一点音讯,年老体弱只能独自漂泊。 |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战争在北方的关山之间蔓延,我倚着栏杆泪流满面。 |
三、简要分析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此时他已远离长安,生活困顿,身体衰弱。他在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触景生情,感叹人生无常,国家动荡,个人孤独。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时局的忧思,情感深沉,语言凝练。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也象征着国家的分裂与动荡。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身心俱疲的处境。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点明了战乱频仍的现实,诗人因国事而忧心忡忡,情绪达到高潮。
四、总结
《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登楼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全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杜甫个人心境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社会动荡的真实反映。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登岳阳楼》 |
| 作者 | 杜甫 |
| 朝代 | 唐代 |
| 内容主题 | 登楼所见、家国情怀、人生感慨 |
|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
| 历史背景 | 晚年漂泊,战乱频繁 |
| 诗歌地位 | 杜甫代表作之一,文学史上重要篇章 |
如需进一步了解杜甫的其他作品或唐代诗歌风格,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