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师是什么意思】“一字之师”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人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尊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文字、文章或语言表达上给予指导或帮助的人,即使只是修改了一个字,也可以被尊称为“老师”。它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谦逊态度和对他人智慧的尊重。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一字之师 |
| 拼音 | yī zì zhī shī |
| 出处 | 《新唐书·李泌传》:“(李泌)尝作《复明堂议》,帝嘉其言,召见,赐名‘泌’,因谓曰:‘卿能为朕言此,可谓一字之师也。’” |
| 含义 | 在文字、文章或语言表达上给予指导或帮助的人,哪怕只改一个字,也可称为“老师”。 |
| 用法 | 多用于称赞别人在文学、写作方面的指导或建议,具有敬意和推崇之意。 |
| 近义词 |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良师益友 |
| 反义词 | 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固执己见 |
二、成语故事
“一字之师”最早出自唐代。据《新唐书》记载,李泌年轻时曾写了一篇《复明堂议》,提出恢复明堂制度的建议。皇帝读后非常赞赏,认为他见解独到,便召见他,并说:“你这一篇文章,足以称得上是我的一字之师。”从此,“一字之师”便成为形容在文字或学问上给予自己重要指导的人的尊称。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一字之师”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鼓励谦虚学习:无论身份高低,只要在某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都应保持开放心态。
- 尊重他人智慧:即使是微小的建议,也可能带来巨大的价值。
- 促进交流与成长:通过互相学习,提升个人能力与素养。
四、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文学创作 | “这篇文章的结构很严谨,真是一位一字之师。” |
| 教育场合 | “这位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他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真是我的一字之师。” |
| 日常交流 | “你帮我修改了这句话,真是我的一字之师。” |
五、总结
“一字之师”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倡导的是一种谦逊、开放、尊重他人智慧的态度。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当以“一字之师”的精神去面对每一个可能的指导者,从而不断进步,成就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