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彘断句划分】“曾子杀彘”是一个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典故,讲述的是曾子为了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守信,而亲手杀死家中的猪以兑现自己对孩子的承诺。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言而有信”的重要性。
在学习古文时,断句是理解文意的重要环节。对于“曾子杀彘断句划分”,正确地进行断句有助于准确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容主旨。
一、原文回顾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杀彘。
二、断句分析
| 原文 | 断句方式 | 说明 |
| 曾子之妻之市 | 曾子之妻/之市 | “之市”表示“去市场”,主语是“曾子之妻” |
| 其子随之而泣 | 其子/随之而泣 | “其子”是主语,“随之而泣”是谓语部分 |
| 其母曰 | 其母/曰 | “其母”是主语,“曰”是动词 |
| 女还 | 女/还 | “女”是“汝”的通假字,指“你”,“还”是“回去” |
| 顾反为汝杀彘 | 顾反/为汝杀彘 | “顾反”是“回来”的意思,“为汝杀彘”是“为你杀猪” |
| 妻适市来 | 妻/适市来 | “妻”是主语,“适市来”是“刚从市场回来” |
| 曾子欲捕彘杀之 | 曾子/欲捕彘杀之 | “曾子”是主语,“欲捕彘杀之”是“想要捉猪杀掉它” |
| 妻止之曰 | 妻/止之曰 | “妻”是主语,“止之曰”是“阻止他并说” |
| 特与婴儿戏耳 | 特/与婴儿戏耳 | “特”是“只是”,“与婴儿戏耳”是“只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 |
| 曾子曰 | 曾子/曰 | “曾子”是主语,“曰”是动词 |
| 婴儿非有知也 | 婴儿/非有知也 | “婴儿”是主语,“非有知也”是“没有智慧” |
| 待父母而学者也 | 待父母/而学者也 | “待父母”是状语,“而学者也”是“是模仿学习的人” |
| 今子欺之 | 今/子欺之 | “今”是时间副词,“子欺之”是“你欺骗他” |
| 是教子欺也 | 是/教子欺也 | “是”是代词,“教子欺也”是“这是教导孩子欺骗” |
| 母欺子 | 母/欺子 | “母”是主语,“欺子”是“欺骗孩子” |
| 子而不信其母 | 子/而不信其母 | “子”是主语,“不信其母”是“不相信他的母亲” |
| 非所以成教也 | 非/所以成教也 | “非”是否定,“所以成教也”是“不是用来教育的” |
三、总结
“曾子杀彘”这一典故不仅展示了曾子重视诚信教育的态度,也反映出古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通过合理的断句,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段古文的逻辑结构和深层含义。
正确的断句有助于准确解读古文内容,避免因误读而导致的理解偏差。因此,在学习古文时,掌握断句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表:曾子杀彘断句对照表
| 句子 | 正确断句 | 简要解释 |
| 曾子之妻之市 | 曾子之妻/之市 | 曾子的妻子去市场 |
| 其子随之而泣 | 其子/随之而泣 | 孩子跟着她哭 |
| 其母曰 | 其母/曰 | 母亲说 |
| 女还 | 女/还 | 你回去 |
| 顾反为汝杀彘 | 顾反/为汝杀彘 | 回来后给你杀猪 |
| 妻适市来 | 妻/适市来 | 妻子刚从市场回来 |
| 曾子欲捕彘杀之 | 曾子/欲捕彘杀之 | 曾子想把猪抓来杀了 |
| 妻止之曰 | 妻/止之曰 | 妻子阻止他说 |
| 特与婴儿戏耳 | 特/与婴儿戏耳 | 只是跟孩子开玩笑 |
| 曾子曰 | 曾子/曰 | 曾子说 |
| 婴儿非有知也 | 婴儿/非有知也 | 婴儿没有智慧 |
| 待父母而学者也 | 待父母/而学者也 | 是依赖父母学习的人 |
| 今子欺之 | 今/子欺之 | 现在你欺骗他 |
| 是教子欺也 | 是/教子欺也 | 这是在教孩子欺骗 |
| 母欺子 | 母/欺子 | 母亲欺骗孩子 |
| 子而不信其母 | 子/而不信其母 | 孩子就不相信母亲 |
| 非所以成教也 | 非/所以成教也 | 不是教育的方法 |
如需进一步探讨古文断句方法或相关典故,欢迎继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