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菅人命的故事和含义简短】“草菅人命”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人的生命极其轻视,随意践踏、漠不关心。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命的冷漠态度,也警示后人要尊重生命、珍惜人权。
一、故事来源
“草菅人命”最早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据记载,汉武帝时期,大臣东方朔曾上书批评当时的官吏滥用权力,对待百姓如同草芥一般,不加怜惜。他用“草菅人命”来形容这种无视人命的行为,意指把人命当作野草一样随意践踏。
后来,“草菅人命”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那些不负责任、随意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
二、含义解析
| 词语 | 含义 |
| 草菅 | 指野草,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
| 人命 | 人的生命 |
| 草菅人命 | 把人的生命看得像野草一样低贱,随意践踏 |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负责任、漠视他人安危的行为。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草菅人命”多用于批评一些不负责任的执法行为、企业管理者忽视员工安全、或者某些人对他人生命缺乏基本尊重的现象。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珍视生命,不能因为权力、利益或冷漠而轻易剥夺他人的生存权。
四、总结
“草菅人命”是一个带有强烈批判意味的成语,源自古代对人命轻视的社会现象。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道德警示。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重视生命的价值,避免任何形式的“草菅人命”行为。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草菅人命 |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 |
| 含义 | 对人的生命极度轻视,随意践踏 |
| 故事来源 | 古代官员对百姓生命的漠视 |
| 现实意义 | 批评不负责任、漠视生命的行为 |
| 告诫 | 尊重生命,珍惜人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