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不敢雌伏解释及出处介绍

2025-10-27 08:27:42

问题描述:

不敢雌伏解释及出处介绍,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08:27:42

不敢雌伏解释及出处介绍】“不敢雌伏”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有志气、不甘屈居人下,具有进取精神和自尊心。该词源自古代典故,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以下是对“不敢雌伏”的解释及出处的详细说明。

一、成语解释

词语 含义
不敢雌伏 指人不愿像母鸡那样伏在地上,比喻人有骨气,不甘于平庸或屈居人下,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雌伏”原意是母鸡伏地孵蛋,象征退让、忍耐;而“不敢雌伏”则表示不愿意安于现状、甘于落后,强调积极进取、不甘示弱的态度。

二、出处介绍

出处 内容概述
《后汉书·王符传》 “夫士之不为者,非不能也,乃不敢也。” 此处虽未直接出现“不敢雌伏”,但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不敢雌伏”一词更常见于后世文人的引用与创作中,如清代文学作品中多次使用此语,表达对英雄气概和志向的赞美。
《三国演义》 虽未直接引用,但其中许多人物形象(如诸葛亮、关羽)都体现了“不敢雌伏”的精神,展现了不屈不挠、敢于担当的品格。
清代文人笔记 在一些文人笔记中,“不敢雌伏”被用来形容士人风骨,强调读书人应有远大志向,不应随波逐流。

三、现代应用与引申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不敢雌伏”常被用来鼓励人们要有勇气面对挑战,不轻易放弃,追求更高目标。它不仅适用于个人奋斗,也适用于团队合作、国家发展等层面,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

四、总结

“不敢雌伏”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其核心在于表达一种不甘平庸、勇于进取的精神。从历史文献到现代用法,这一成语始终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激励人们不断追求自我提升与社会进步。

项目 内容
成语 不敢雌伏
含义 不愿屈居人下,有志气、有骨气
出处 多见于古代文献及后世文学作品
现代意义 鼓励积极进取、不甘平庸的精神

通过了解“不敢雌伏”的含义与出处,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