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后赋菊原文】一、
《不第后赋菊》是唐代诗人黄巢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表面上写菊花,实则借菊花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情绪。诗中通过描绘菊花在秋风中的傲然挺立,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世俗的蔑视。黄巢虽科举落第,但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菊花自喻,表达出自己不甘平庸、渴望有所作为的心志。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是黄巢早期作品中较为著名的一篇。
二、原文与赏析表:
| 诗句 | 释义 | 赏析 |
| 待到秋来九月八 | 等到秋天九月八日 | 开篇点明时间,为下文描写菊花做铺垫。 |
| 我花开后百花杀 | 我的花开放之后,其他花都凋谢了 | 借菊花的盛开,暗示自己才华出众,他人无法比拟。 |
| 冲天香阵透长安 | 香气直冲云霄,弥漫整个长安城 | 用“冲天”形容香气之盛,象征自己的气势和影响力。 |
| 满城尽带黄金甲 | 整个城市都被金色的花衣覆盖 | 以“黄金甲”比喻菊花,象征威武、荣耀,也暗含对功名的向往。 |
三、作者背景补充:
黄巢(约820—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后因不满朝廷腐败,发动起义,最终建立大齐政权。他的诗多有豪迈气概,充满反抗精神,《不第后赋菊》正是其早期作品之一,展现了他虽屡试不第,却仍不改志向的坚定意志。
四、结语:
《不第后赋菊》虽是一首咏菊诗,实则寄托了诗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对理想的追求。它不仅表达了黄巢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许多士人面对科举失利时的心理状态。此诗以其深邃的寓意和激昂的情感,成为传世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