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原文和翻译】一、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冷孤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高洁情操与坚定信念,展现了他面对人生挫折时的豁达与超然。
全词通过描写月夜独坐、孤鸿飞过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体现了苏轼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弯弯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枝头,夜深人静之时,更漏声已停。 |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突然惊醒,回头望去,心中有怨恨却无人理解。 |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选遍了寒冷的枝头也不肯栖息,只愿独自守着寂寞的沙洲,忍受寒冷。 |
三、作品背景简述
此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当时他因“乌台诗案”受到牵连,政治上遭受打击,生活也陷入困境。然而,正是在这种逆境中,苏轼展现出非凡的胸怀与人格魅力。他在黄州寓居期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等,而《卜算子》则是其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抒情之作。
四、艺术特色分析
1. 意象清冷:词中“缺月”“疏桐”“寒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2. 情感深沉:虽未直抒胸臆,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不屈。
3. 语言凝练:全词仅四十四字,却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4. 象征意味:孤鸿象征作者自身,表达其不愿随波逐流、坚持自我人格的精神。
五、结语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部体现苏轼精神风貌的代表作品。它让我们看到,在人生的低谷中,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清明与高洁。这种精神,至今仍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与力量。


